联系人:张生
手机:13800000000
电话:400-123-4657
传真:+86-123-4567
E-mail:www.liuxue78.com
Q Q:1234567890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
近年来,榆林高度重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,立足本地资源优势,不断完善支持保护政策体系,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队伍,推动现代农业发生了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。
如今,榆林23项农业特色产业面积、产量居全省第一,创造和刷新了5类54项全国高产纪录,形成以羊子、马铃薯、山地苹果、大漠蔬菜、小杂粮、红枣和中药材为代表的七大优势特色产业,正向着“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先行区、乡村振兴示范区”的目标大步迈进。
去年10月24日,靖边5000亩玉米水肥一体化种植基地经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实测,亩产高达1350.36公斤,荣膺全国“千亩片”单产第二名,续写了2007年1234.4公斤高产纪录后的又一辉煌篇章。这一成就的背后,是榆林对“良田、良种、良机、良技”四大关键要素的精准发力。
截至目前,榆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39.15万亩,主要农作物耕、种、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攀升至72%。2023年,榆林粮食播种面积达1099.2万亩,总产量253.9万吨。
面对干旱缺水的自然挑战,积极探索“藏粮于技”创新路径。自2022年起,全面启动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,通过节水改造、补灌扩面、技术推广三大战略方向,大力推广包括旱作农业集成技术、漫灌改滴灌、喷灌改滴灌、软体集雨窖、水肥一体化、山旱地“四位一体”补灌等六大先进模式,全力推动工程节水、作物节水与制度节水协同发力,逐步打破“靠天吃饭”的传统桎梏。目前,已累计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113.2万亩,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在保障粮食丰收的同时,榆林的“菜篮子”与“肉案子”工程同样成绩卓著。持续优化升级果蔬种植体系,设施农业得到蓬勃发展,不仅丰富了市民餐桌,更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;畜禽养殖规模化、标准化进程加速推进,生猪、家禽、牛饲养量分别达245.51万头、1172.3万只、28.86万头,肉蛋奶产量稳步增长,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。
在定边杨井镇的山地上,秦艽种植户们正忙碌地收获着他们的劳动成果,棕褐色的秦艽籽脱壳而出,撒落在地上,仿佛编织着一幅丰收的图景;在榆阳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,一座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,棚内绿油油的蔬菜、红彤彤的草莓等各类果蔬长势喜人;在佳县谢家沟村羊场内,一只只肥壮的羊子欢快地吃着饲料,养殖户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……
近年来,榆林各县市区深挖“土特产”潜力,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与业态,多渠道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径。在构建“4+X”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,大力推进现代农业“4+X”工程。通过出台一系列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与政策,制定特色现代农业和羊子产业链“链长制”工作方案,精准发力打造苹果、蔬菜、羊子、马铃薯“四个百亿级”主导产业。目前,全市山地苹果、蔬菜、马铃薯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16万亩、77.1万亩、211.7万亩。
此外,榆林还按照“一个产业主推一个品牌”战略思路,沿着“区域公用品牌+企业品牌+产品品牌”发展路径,重点打造榆林马铃薯、榆林山地苹果、米脂小米、横山羊肉、子洲黄芪和靖边胡萝卜等特色公用品牌。
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社45家,榆阳区许艳峰家庭农场入选2024年全国第五批典型案例……翻看榆林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的成绩单,可谓硕果累累。
榆林地处旱地为主的生态环境,部分偏远山区耕地条件较差,土地收益低下,随着农民外出务工潮的兴起,大量耕地撂荒现象严重,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极为迫切。为此,榆林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,以农户家庭经营为根基,以合作联合为纽带,加速构建集约化、专业化、组织化、社会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半岛bandao体育,。
在推进过程中,强化示范引领作用,按照“自愿申报、择优推荐、逐级审核、动态管理”原则,评定市级示范家庭农场,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效应。同时,全面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,不断完善相关扶持政策。通过印发《关于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体系的通知》等一系列文件,组织开展多轮辅导员与理事长培训活动,实现全市43.1万户入社农户在行政村与“4+X”产业的全覆盖。